趙楠:內外雙循環發展格局對港口功能提出新要求
2020-12-11 17:15 來源: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
近日,由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主辦、上海世界海事大學中心協辦的SISI國際港航發展論壇(2020)——“解碼變局下的航運市場”順利召開。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港口研究所所長趙楠作專題演講。
對于全球港口發展回顧及發展趨勢,趙楠就2020年不確定性影響下的港口生產形勢、全球碼頭營運商“網絡收縮”與“鏈條延伸”、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港口的發展路徑和RCEP貿易協定影響亞太地區港航網絡四個熱點展開介紹。
首先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的全球前20名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,并對比國際和國內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,對貨物吞吐量增長進行分貨類解析。展望了2021年全球港口發展形勢,預計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,但總體上將呈現平穩復蘇狀態。
其次介紹疫情之下全球碼頭運營商“退卻”趨勢增強,新興市場成為碼頭運營商投資熱土,并以巴西港口為例,對新興市場碼頭投資風險分析,提出了強化合作以分散風險、做好港口投資項目選擇評估和注意“入鄉隨俗”的三點建議。
對于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港口的發展路徑,趙楠認為內外雙循環發展格局對港口功能提出了三點新要求:包括內貿碼頭能力、服務效率不足、頂層設計統籌內外貿港口布局;突破內貿集裝箱發展瓶頸,推動內貿港口能級提升;發展內貿多式聯運,提升港口內貿集疏運能力。
最后介紹RCEP對亞太地區港航網絡的影響,主要有關稅降低將大幅增進跨境貿易,互補性貿易增強區域海運需求,區域航線調整或將在2022年初,韓國樞紐港或迎來發展新契機。
-
暫無記錄